截至2025年4月3日,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最新关税政策如下:
一、具体加征措施
1. 农产品类:
- 15%关税:鸡肉、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
- 10%关税:高粱、大豆、猪肉、牛肉、水产品、水果、蔬菜、乳制品。
2. 其他商品:
- 对原产于美国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(如煤炭、液化天然气、农业机械等),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,现行保税、减免税政策不变。
二、整体关税水平变化
- 加权平均税率:中国对美进口商品的加权平均关税税率从特朗普上任前的14.5%升至**16.9%**,反制力度相对克制,主要针对农业和部分工业品。
- 行业影响:农产品、大排量汽车及皮卡、农业机械等受冲击较大,其他品类影响较小。
三、政策背景与目的
1. 反制美国加税:
- 中国此次加征关税是对美国2025年3月4日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商品加征10%关税的直接回应,旨在维护国家利益并施压美国调整政策。
- 通过精准打击美国农业票仓(如大豆、棉花),中国试图动摇特朗普政府的政治支持基础,促使其重新评估关税政策。
2. 市场影响:
- 美国农产品价格受挫,大豆期货价格跌至两个月低点,棉花期货价格创2020年8月以来新低。
- 中国已通过多元化采购(如巴西大豆占比超70%)降低对美依赖,进一步削弱美国农产品的市场份额。
四、未来可能调整
1. 扩大加征范围:若美国继续升级关税(如将平均税率提至40%-50%),中国可能对能源产品、汽车及零部件、化工品等依赖度较高的美国商品加征更高关税。
2. 非关税壁垒:可能通过质量、环保和安全监管提高进口门槛,增加美国企业合规成本。
总结
当前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的核心集中在农产品和部分工业品,税率以10%-15%为主,加权平均税率升至16.9%。这一政策既是反制措施,也是战略博弈的一部分,旨在通过经济手段影响美国国内政治与贸易政策走向。未来需密切关注中美谈判进展及美国关税政策的进一步调整。